top of page

老司機講車VO.13 - 馮馳電掣之後會有騎丨騎行記錄——仍少年,仍獨行


世界上總有一半人不理解另一半人的快樂,所以無須太在意別人的眼光。

愛一個人,攀一座山,追一個夢,都不妨大膽一點,因為少字當頭,有錯無悔。

(馮宇馳騎行記錄視頻,上海—合肥騎行合輯)

/ 少年不懼歲月長 /

D1:上海—無錫 9月3日

心懷赤子心,此生永少年,少年心氣其實和歲月無關。

D1—9月3日,午後從青浦出發,經蘇州,到無錫。漫漫千里長路的開始,眼前是無盡的遠方,以及傾倒了一萬丈的夢想。

駕輕就熟的那條路,依然顯得破爛不堪。風景算不上多難忘,只是熟悉的城市,佈滿街道的紅綠燈,路人行色匆忙。

還有那一抹落日餘暉,小橋人家的映射下,夕陽不知燃燒了多少場孤寂。

喜歡靜靜的走,心中有歌,腳下有路。去感受,去體會,去嘗遍每個異鄉限時贈送的糖。

搭上悲歡,開始輾轉。

出發即別離,歸來道滄桑,再見吧!CU November.

/ 一腔孤勇又何妨 /

D2:無錫—鎮江 9月4日

D2—9月4日,中午從無錫出發,經常州,到鎮江。

愛騎行的人,都有兩半心。一半因為責任留給生活,另一半留在滾滾車輪的中,用此一生來追隨自己的熱愛。

換上一身戎裝,跨上車的那一刻,成千上萬個自己一閃而過,不再是醫生、廚師或者運動員。

只是一個帶著滿腔熱愛的人,從容冷靜的騎著,從各個街角穿行而來,耳邊只聽得見最純粹的“馬蹄聲”。

不負勇往,堅持走完這一場。

夜幕降臨,就像一部老電影的開場,老樹、街道、兩三行人,淺淺的幾道昏黃。

優雅的騎客,不會只顧著狂奔,而是懷揣一顆敬畏之心。

簡餐也要吃出該有的儀式感,無關味道。

/心有方寸永不亂 /

D3:鎮江—麗水 9月5日

D3—9月5日,中午從鎮江出發,到南京溧水,一路狂飆。血性從沉澱的牛仔和皮革味裡散出,摻雜著塵土的味道。

陪在身邊的防水包和騎行服,甚至都略顯累贅。索性,天氣轉涼再寄回便是。

或許是車輪太快,竟覺得鎮江節奏慢的出奇。去老宴春吃早午飯,不到十一點半是不會招待的。

吃個湯包蘸到鎮江的醋,品不出特別,一樣的上海味兒。

酒足飯飽,直奔南京溧水,CU的出生地。

車在護,更在養,裝個中柱,修整一番,隨後峻嶺變平川。

/ 一陣二十九度的風/

D4:溧水—南京 9月6日

D4—9月6日,上午從南京溧水出發,到南京市區,馬不停蹄。

CU是上帝賜予騎客的寵兒,是一種精緻優雅的生活美學,讓騎行是成為一種儀式,更是一種純粹的休閒方式。

靈魂中的勇敢與CU線條的浪漫主義色彩相得益彰。

身為一個實用主義者,覺得中柱用起來遠不及側柱方便舒服。

老友說物件兒多,要用中柱保持平衡,那便裝罷。

大城市大都如此,除了漲價的住宿房,南京別來無恙。

四菜一湯,一陣二十九度的風,暖餐。